学思践悟 做好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
徐一博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编委第一次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并提出“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优的高素质专业化机构编制干部队伍”,对此我有以下三点认识。
一是坚定政治站位,围绕民生福祉谋划机构编制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说:“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我们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满意的事情抓起。”机构编制是重要政治资源、执政资源,机构编制工作更是涉及到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的各个领域,要做好机构编制工作,更应当增强政治意识,坚定政治站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重视研究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切的民生问题。
在浦口区永宁街道联合村挂职工作期间,更能切身地体会到人民关切的方方面面。村委会虽然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但其日常工作中所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对机构编制工作也不乏可参考之处。比如联合村为合理规范村庄清洁工作,控制支出,提升村容村貌质量,需将原直接雇佣村民进行清洁工作的形式改为交由第三方承包,而导致部分原受雇困难户面临生计无着的情况,对此村委会以要求第三方优先聘用困难户为条件签订合约,而后续考核管理则遵循第三方的企业要求,通过市场化运作确保清洁任务保质保量完成。改革以改善民生为目的,也要以保障民生为前提。机构编制工作虽然不会直接面对人民,却会直接影响民生,更应当提前谋划,全面考量,在最大限度上避免改革带来的阵痛,让广大人民切实在体制机制的不断优化完善中收益。
二是提高业务能力,紧盯卡点瓶颈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提高业务能力,是党和国家对我们提出的要求;突破卡点瓶颈,是我们应有的时代担当。机构编制工作涉及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广博而又繁杂,并且每一个事项都需要对相关的领域有一定的了解,要想突破卡点瓶颈、解决短板弱项,就需要对该领域有精细入微的理解,只有将调查研究贯彻到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努力做到“致广大而尽精微”,才能不断加深对机构编制工作的认识,才能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不断提高业务能力,破解体制机制的障碍。
基层的情况尤其复杂多样,机构编制工作在调查研究的时候更不能一概而论。比如一般城区街道人口密度大,聚居程度高,城管执法能够全面覆盖,社区参与程度较弱。与城区街道社区不同,永宁街道面积较大,联合村更是地处偏远,居民聚居程度比较低,城管力量不足难以全面覆盖执法的问题尤为突出,因此需要村(社区)投入更多力量参与到城管执法中,比如联合村聘用6人进行三班倒24小时巡逻工作制,发现违规垂钓、偷盗纵火等情况则通知村委会和街道城管,由城管执法、村委会协助解决。村聘巡逻队没有执法权,但由于偏远村庄的特殊情况,又有存在的需要,其具体的职责边界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过程中或许也需要通过调查研究不断完善。
三是树立优良作风,坚持求真务实贯彻组织各项要求。在联合村挂职期间,我广泛参与了基层各项工作,同时在优秀尽职的村干部身上领会学习到了他们的优良作风。疫情防控期间,不折不扣完成组织的工作要求,遇到突发状况昼夜留守村委会随时待命;保障两会期间,及时关注并解决重点人群需求,确保全村稳定与安全;征地拆迁期间,努力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矛盾,排班攻坚,定点突破,确保北沿江高铁项目顺利实施;在防汛抗洪期间,提前研判,提前准备,加强巡逻检查力度,时刻关注群众安全等。村干部们在日常工作中表现出的坚决服从组织要求,努力克服各项困难,勇于担当,关心群众的优良作风让我受益匪浅。
机构编制工作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和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工作,更需要机构编制工作者培养优良作风。培养优良作风就是要坚决落实党中央对机构编制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要求,把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服从党中央决定,做到令行禁止;培养优良作风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树立机构编制鲜明基层导向,加强服务保障民生领域建设;培养优良作风就是要不断加强专业能力建设,加强调查研究工作能力,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优良作风就是要勇于担当,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推进共同富裕、增进民生福祉等重大问题,积极开拓创新,努力研究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的办法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提出了重要指示,也对机构编制工作者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为新时代的机构编制工作者,要投身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参与到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事业中,为推进共同富裕、增进民生福祉而奋斗,在优化机构设置、理顺体制机制,构建更加高效的组织体系和运行管理体系等方面充分发挥才智,积极建言献策,努力贡献力量。
(此文系市委编办年轻干部“以考促学”体会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