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机构编制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园地

黄晓军:抓好机构编制工作 促进机关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 市委编办  发布时间: 2023-11-27 15:19  阅读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抓好机构编制工作 促进机关高质量发展

黄晓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编委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邃。通过领导带学和个人自学的方式,我对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绩效处主要承担全市市级机关单位的高质量绩效评价考核工作,在我看来,绩效考核既是各部门工作的指挥棒、风向标,亦是检查各部门机构设置与履职情况的重要手段。通过学习,我想从三个“珍惜”谈一下自己对习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工作重要论述的心得体会:

一是珍惜时间,认真学习。我们要继续坚持求真务实,突出实践实干实效,学而不厌、学而不倦,常怀本领恐慌,常怀能力危机,常知学后而觉不足,以“专业精通”为目标,切实提升机构编制业务能力和绩效评估考核水平,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各项业务。市级机关单位的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有很强的实效性,在指标体系设置阶段,要及时把握上级和市委市政府的最新要求,结合部门实际,通过“高质量发展”这样的考核标准去展现抓重点破难题、补短板锻长板的能力。近些年,南京市的“三定规定执行情况”是按照内设处室来做任务分解的,每个处室报送一至两项重点任务之外工作来进行任务分解,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更要注意学习、收集相关信息。考核在年终,得分在平时,半年评估、季度监测,每个节点的工作任务是否按期完成,阶段目标是否达到,工作完成得好不好,这些在日常的工作中就能反映出来,年底更多是一个汇总。因此我们在年终考核也应像学校考试一样,以“期末成绩”加“平时成绩”来判定单位一年的“分数”。既能减轻年底考核扎堆给部门带来的负担,又能时刻给部门吹响“务实工作”的冲锋号,避免了“平时闲得慌,年底加班忙”。

二是珍惜机会,深刻思考。我们要利用编办这个平台不断开拓新视野、掌握新技能,强化专业思维,熟练掌握“看家本领”。年终时,各项考核、巡察和督导等各种检查接踵而至。面对这一次集中的期末考试,一些部门让考核异化为只是奖惩的手段,忽略了通过考核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本来目的,为了交好“成绩单”,突击加班做表格、建台账、写汇报,做出一本本厚实精美的汇报材料,希望材料做得好,分数打得高。材料不是不重要,它能系统地反映单位一年的工作概况,我们通过总结、台账、表格可以简单直白地看到单位这一年所做的工作。但材料的优劣并不能完全反映出成绩的好坏,年终考核要结合材料查看现场。汇报写得实不实,台账做得真不真,带着问题去考核、深入一线去考核、直奔现场去考核,年终考核以看现场为主,看材料为辅,既减轻了年底基层工作人员的负担,又能真实地反映出单位一年的工作成绩,还能检验出工作开展是否扎实。同时,作为机构编制部门中的一员,我们不能以“材料”论“英雄”,不能以“年终”看“全年”,不能以“成绩”掩“不足”,既要看成绩,更要深刻思考,大胆指出问题,一方面也为汇总评分提供切实有效的依据,让被考核单位心服口服,另一方面暴露问题,警示提醒,抓紧时间想办法解决。对部门存在的不足,到底是履职出现问题还是体制机制上可以更加优化。通过综合运用横向和纵向对比,全面了解被考核单位的具体工作情况,为三定方案后续完善提供依据。作为考核牵头部门,年度考核结果出来并不意味着工作的结束,恰恰相反,考核结束后更需要“上劲”,通过定点反馈、定向跟踪、定期督查,推进整改,写好结果反馈的“后半篇”文章,最终达到提升工作水平的目的。

三是珍惜形象,严格守纪。作为一名机构编制干部,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编办的形象,备受机关部门单位的关注,在任何公开场合,我们都必须做到慎言慎行,树立机构编制干部的良好形象。在独处的时候,在监控的盲区,我们要慎独,不能做任何破坏机构编制干部形象的事情;在对待小事情上要慎微,要用“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的原则管束好自己,做到防微杜渐。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必须牢记慎言、慎行、慎独、慎微这八个字,时时慎言、处处慎行、自处慎独、凡事慎微。在回答部门问题、解释相关政策时,要看场合、看时机、看对象,把握好分寸。稍不慎言慎行,造成的后果就是破坏整个机构编制队伍的权威和形象。慎独方面,我们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对自己加强约束,做到工作时间和非工作时间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有监督和没监督一个样,高度自觉,严格自律。最后说慎微。考核工作事关各部门的切身利益,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我们在平时更要从小事起就加倍小心,保证工作的严谨,树牢保密意识,坚持清醒不犯傻,底线不犯错,把风险降到最低。

                (此文系市委编办年轻干部“以考促学”体会材料,有删节)



南京机构编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