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为进一步完善政府权责清单制度,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提升行政执法效能,近期,在市委编办的指导下,玄武区委编办探索构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效能评估体系。此课题是在去年获得“全省机构编制重点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的基础上,将街道权力运行试点评估经验向市、区级综合行政执法有关单位延伸,通过对评估工作的再推进、再深化,全面了解综合执法队伍的履职情况,为形成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综合执法体制提供支撑。
上下联动,开展多方调研。综合运用会议座谈、个别访谈、问卷调查、专家咨询法、民主测评等方式,围绕对指标体系草案的评价和建议、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运行面临的问题及其成因、对策等展开调研。分三轮次共发放97份问卷,邀请市、区两级编办、司法局、有关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的领导及工作人员,通过匿名函询的方式,对5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的重要性及可操作性进行打分,并及时将每轮意见汇总反馈,形成闭环。
前后衔接,优化指标权重。根据前期街道权力运行评估试点反馈结果,保留了原“5515”指标体系的评价导向和一级指标,提高工作的延续性、可比性。同时,结合执法运行实际,在二级指标设计上,除重要性维度外,新增可判定性维度,提高指标评价内容在实践中的可行性。删除事项维护、依法公开等依靠基础性台账资料考评的指标3个,进一步减轻基层负担。增加职能配置效能、司法局横向评价等指标,形成更体现处罚权运行效能及规范的指标体系。
点面结合,强化结果应用。选取部分市、区部门开展评估,打造“12345”评估工作法,即开展“一次访谈”、调查“两项问卷”、填写“三张表格”、进行“四个协同”、提供“五类材料”,逐一按指标开展细化评估,做到全面核查、不留死角。同时,在“面”上评估的基础上,着重向“点”上聚焦,有针对性地选取执法部门核心权责事项,结合权力清单动态调整,加强权力运行监测分析,综合运用定量分析、定性分析,评估工作量饱满程度,探索“必要工作量”到“必要编制量”的转换方法,科学配备人员力量。